庶民小吃的魔法|大腸蚵仔麵線、臭豆腐與家的幸福處方
菜市場的奇妙搭檔|大腸蚵仔麵線與臭豆腐的幸福哲學
庶民小吃的家庭故事|吃飽就是幸福魔法
小時候的月奇靈跟著爸爸媽媽去菜市場,
爸媽最喜歡在買完菜後順道去吃一碗熱呼呼的蚵仔大腸麵線。
沒有冷氣店面,餐車上滾著傳承三代的手工紅麵線,
鋪上用料浮誇的肥美蚵仔、口感軟嫩的大腸,
再點綴青綠香菜,淋上讓鮮味上檔次的黑醋與蒜泥,
蚵仔大腸麵線不但暖了客人的胃,也牽起父母的緣分。
緣分發生在島嶼南端的小工廠,
下班相約吃蚵仔大腸,
海陸雙拼同時滿足媽媽對故鄉海味、爸爸對鄉土氣息的想念。
這份庶民小吃不只味道鮮甜,
也是月奇靈心裡爸媽的影子,是父母對故土的思念。
人生的臭豆腐|看似衝突卻意外登場
爸媽結婚後數年,臭豆腐上場了。
外皮炸到黃金、內餡多汁,
配上台式酸甜泡菜、蒜泥辣醬,一口香酥一口脆。
臭豆腐與蚵仔大腸麵線,本來風馬牛不相及,
卻意外和諧地湊成黃金拍檔,
就像我們這幾個小蘿蔔頭出生後,圓滿父母人生詩篇。
爸爸說他跟媽媽是餐桌上的蚵仔大腸,我們是臭豆腐,
吃著吃著,臭豆腐從小份點成大份,
臭香味道搶過入口滑順的麵線。
不經意冒出的小插曲,原本以為不搭嘎,卻沒想到意外反客為主,
「找到家的味道,身心就能療癒。」
奇妙組合的哲理|人生本來就沒有標準配方
月奇靈半開玩笑問爸爸:
「為什麼大腸蚵仔半夜偷偷談戀愛,生出滿身臭的臭豆腐?
不是黑不溜丟的烤香腸?也不是白泡泡幼咪咪小卷米粉?」
爸爸笑著說,答案很簡單——
「人生本來就沒有標準配方」。
有人喜歡吃麵線配肉圓,有人偏愛加甜不辣,
看似不搭的組合往往更耐人尋味,
只要和家人一起吃飯,豬油拌飯依然是人間美味。
「只要吃好,再大的事也不怕。」
庶民小吃的魔法|餵飽胃的是愛
這份沒有標準配方的哲理也延續到我家餐桌,爸爸退休後偶爾下廚,
飯桌常常冒出令人瞠目結舌的料理,
用電鍋煮水餃、咖啡包撕開倒出當茶葉泡,
我家的三餐從來不是正規的大菜,
而是各式夜市小吃、滷味炸物。
但餵飽胃的從來不是食物,
是父母的愛、對孩子細細的關懷。
生活小吃調出幸福處方,
「胃吃飽了,心就待在天堂。」
⭐星光魔法牆:
妳呢?歡迎妳選一道最能療癒妳的食物,留言分享給Luna Mystica。
👉 延伸閱讀:坪林茶鄉的午後

留言
張貼留言